外公的夏味
\n文/王晓倩
\n脆嫩的莲藕
\n“小扇引微凉,悠悠夏日长。”记忆中的盛夏,总是从外公的厨房开始。
\n那是一方小小的烟火天地,斑驳的墙壁、泛黄的橱柜,还有那口传承了岁月痕迹的铸铁锅,都在静默中诉说着过往的故事。
\n而外公,就在这方寸之间,用他粗糙却充满温度的手,为我编织出一个个夏日的美味佳话。
\n外公是旧时光里的“巧手厨匠”,他的手艺承接着家族的味蕾记忆。每到夏日汇巨福配资,蝉声喧嚣,阳光炽热,他便开始了他的“厨房仪式”。
\n厨房里弥漫着的不仅是食物的香气,更是一种生活的节奏与温度。
\n外公总是坐在那张老藤椅上,摇着蒲扇,一边看着院子里的花草,一边琢磨着今日的饭菜。
\n他的眼神里藏着岁月的沉稳,仿佛那飘散的炉火烟雾,晕染出一段段平凡却温暖的日常。
\n“荷风送香气,竹露滴清响。”记得小时候,我最喜欢的便是外公做的凉拌莲藕。那是一道极需耐心的菜肴。
\n清晨,外公早早地去集市,挑选最新鲜的莲藕。他总说:“莲藕要选中间段,最鲜嫩。”
\n莲藕洗净后,外公便开始用他那把磨得发亮的菜刀,将藕切成薄如蝉翼的片,藕片在阳光下透着晶莹的光。
\n然后,他将藕片在沸水中微微焯水,捞出后迅速放入冰水中降温,这样处理后的藕片,口感脆嫩,带着天然的清甜。
\n外公将冰好的藕片放入大碗中汇巨福配资,撒上些盐和糖,再淋上几滴香醋,最后点缀上几粒红辣椒圈和几片薄荷叶。
\n那薄荷叶是他清晨在院子里摘的新鲜的,带着露水的清凉。轻轻搅拌后,藕片吸收了调料的精华,散发出令人垂涎的香气。
\n我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片,那脆嫩的口感、清新的味道,瞬间在舌尖蔓延开来。
\n清新的绿豆糕
\n还有一道让我魂牵梦萦的,是外公做的绿豆糕。夏天的午后,阳光透过树梢洒在厨房的窗户上,外公坐在案板前,专注地和着绿豆面糊。
\n他将绿豆洗净、浸泡、磨成浆,再滤去多余的水分,剩下的绿豆泥细腻而柔滑。
\n“唤起玉人,不管清寒与攀摘。”外公的动作仿佛带着一种仪式感,他将绿豆泥倒入锅中,小火慢煮,一边煮一边用木勺轻轻搅拌,直至它变成金黄色的糊状。
\n然后,他将糊状的绿豆泥倒进模具里,轻轻压实,待其冷却后脱模。
\n那脱模而出的绿豆糕,方方正正,色泽金黄,散发着淡淡的豆香。
\n我总喜欢将绿豆糕切成小块,放在嘴里轻轻一咬,那软糯的口感、清新的豆香,仿佛是夏日里的一缕清风,凉爽而惬意。
\n外公的厨房里,每一口食物都承载着他对生活的热爱与用心。他的这些手作美食,不仅仅是味觉的享受,更是一种情感的传递。
\n在那个没有手机、没有电脑的年代,外公的厨房就是我的整个世界。他在厨房里忙碌的身影,那些柴米油盐酱醋茶的日子,都变成了我记忆中最珍贵的宝藏。
\n“荷叶罗裙一色裁,芙蓉向脸两边开。”夏天的风,吹过记忆的田野,带来了外公的莲藕清香;夏天的雨,落在思念的湖面,溅起绿豆糕的甜蜜涟漪。
\n外公的厨房,那个曾经充满烟火气的地方,如今只能在记忆中回味。但那些手作美食,如同一首没有歌词的歌谣,轻轻地哼唱在岁月的长河里,永不褪色。
\n汇巨福配资
升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